当前位置:首页 > 蛇的图片 >

中国所有蛇图片和名字:(二级保护蛇类)

时间:2022-10-20 来源:毒蛇网 作者:蛇博士 点击:0

   导读:我国虽然蛇类比较多,但大多数都是三有保护动物,一级保护动物减少了很多,如蟒蛇、眼镜王蛇,都降级为二级保护动物,有的也成了三有保护动物。二级保护蛇类也需要我们全社会来重视,保护它们。那么现在中国所有蛇图片和名字二级保护蛇类都有哪些呢?下面毒蛇网小编来分享给大家。(海蛇另续)

1、香港盲蛇

1

   香港盲蛇(学名:Typhlopslazelli)为盲蛇科盲蛇属的爬行动物,又名拉氏盲蛇,是香港的特有种。小型蛇类,形似蚯蚓,头小尾短,圆柱形,从头至尾粗细一致。最小种类全长仅95毫米,如小盲蛇;最大种类为非洲的巨盲蛇,全长可达775毫米。一般全长150~毫米。

2、红尾筒蛇

2

   红尾筒蛇(Cylindrophis ruffus Laurenti,1768)是盾尾蛇科筒蛇属的一种动物。,针尾蛇科筒蛇属物种,头小,背腹扁平;通身棕褐色,体侧有白色横斑40对,左右在背侧交错排列,在腹面相遇或交错止于腹中线;尾肉红色。

3、闪鳞蛇

3

   闪鳞蛇(Xenopeltis unicolor Reinwardt)是闪鳞蛇科闪鳞蛇属下动物。外形及色斑与海南闪鳞蛇很相似,头和眼较小,鳞片富于光泽,在阳光照射下,可以闪耀出电蓝,宝石绿、血红、紫红及铜色光泽,闪鳞蛇的名称源于此。

4、红沙蟒

4

   红沙蟒(学名:Eryx miliaris),中国还未将之列保护动物,CITES附录:Ⅱ。红沙蟒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蟒科沙蟒属,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小型到中等的无毒蛇类。本属已知11种,分布于亚洲。

5、东方沙蟒

5

   东方沙蟒(学名:Eryx tataricus),为蟒科沙蟒属的爬行动物,俗名土棍子。雌性成体较大,可达1米2。雄性则要小得多,长度不超过75厘米。分布于蒙古、伊朗、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地,生活习性为穴居。其常生活于于沙土或黄土、粘土地带。一般认为4岁性成熟。CITES附录:Ⅱ。

6、蟒蛇

6

   蟒蛇(学名:Python bivittatus)是蟒科,蟒属大型爬行动物。常见的体长3-5米,头颈部背面有一暗棕色矛形斑,头侧有一条黑色纵斑,头部腹面黄白色,体背棕褐色、灰褐色或黄色,体背及两侧均有大块镶黑边云豹状斑纹。

7、井冈山脊蛇

7

   井冈山脊蛇(学名:Achalinus jinggangensis)为游蛇科脊蛇属的爬行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江西等地,其标本采集自山路边以及瓦砾下。

8、三索蛇

8

   三索锦蛇,Elaphe radiata (Schlegel,1837),是游蛇科锦蛇属的一种蛇,也称三索颌腔蛇,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双孔亚纲,有鳞目,蛇亚目,游蛇科,其背面灰色或黄褐色,无毒,生活于450~1400m的山地、平原、丘陵地带。性情暴躁,处于攻击状态时前半身保持的形状呈"S"形,主要捕食鼠类,也捕食蜥蜴、蛙类及鸟类,甚至取食蚯蚓。

9、团花锦蛇

9

   团花锦蛇为游蛇科锦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黑镶锦蛇,花长虫。蛇体粗圆,长度约90厘米左右。体背褐色,无毒,背中央及两侧有三行镶黑边的暗褐色椭圆形斑纹,像一团花。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省区,数量很少。

10、横斑锦蛇

10

   横斑锦蛇,游蛇科锦蛇属物种,全长约1 150毫米。眼后亦有伸向后下方的黑斑,自颈至尾有许多镶白边的黑色窄横斑。捕食蜥蜴和鼠类,卵生,无毒。

11、尖喙蛇

11

   尖喙蛇,游蛇科尖喙蛇属物种,吻端尖出,向前方上翘,全身绿色。全长1130~1283毫米。头较长,与颈区分明显;吻端尖,向背前上方伸出,成锥形(故称锥吻蛇),锥上覆有许多小鳞;蛇体长,尾亦长。

12、黑网乌梢蛇

12

   黑网乌梢蛇,(学名:Zaocys carinatus)为游蛇科乌梢蛇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印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常栖息于云南南缘热带季雨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俗名青乌梢。亚种体色基本以绿色为主,十分漂亮,体形较大的无毒蛇,体全长可达2.5m。

13、瘰鳞蛇

13

   瘰鳞蛇(学名:Acrochordus granulatus)又名疣鳞蛇,是蛇亚目瘰鳞蛇科下的一个品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印度以及所罗门群岛一带。瘰鳞蛇是一个完全生活于水中的蛇种,暂时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14、眼镜王蛇

14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15、泰国圆斑蝰

15

   圆斑蝰泰国亚种(V.r. siamensis):模式产地: Samkok, 泰国。定名人:Smith。 年代:1917。国内分布: 广西, 广东, 福建。国外分布: 缅甸(中部, 南部), 泰国(中部) 。从圆斑蝰蛇泰国亚种蛇毒分离纯化的FX激活剂是一种碱性糖蛋白,属于Ca^2+依赖性的金属蛋白酶。主要特征为背上散布粉多圆形的咖啡色斑块有时会连起来如锁链状,体色黄褐色为主,全身布满咖啡色的斑块,腹面白色,然后有黑色半月型的花纹。

16、蛇岛蝮

16

   蛇岛蝮(学名:Gloydius shedaoensis)是蛇亚目蝰科蝮亚科亚洲蝮属下的一个有毒蛇种,主要分布在中国辽东蛇岛,沈阳市及大连市等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17、角原矛头蝮

17

   角原矛头蝮俗名别名 角烙铁,剧毒,分布范围是呈点状分布而非传统上的片状分布。呈点状分布而非传统上的片状分布。模式标本产于越南北部,然而在直线距离超过一千公里的广东北部也出现了角原矛头蝮的踪迹。

18、极北蝰

18

   极北蝰(学名:Vipera berus)为蝰科蝰属的爬行动物。雄蛇全长为435至500毫米,雌蛇全长为505至560毫米,头略呈三角形,与颈明显有别,吻钝圆,躯干较粗,尾较短,背面灰色或橄榄黄色,沿背脊有一波状或锯齿形浅黑色纵带纹,两侧各有一列斑点,腹面为一致的灰色,具浅色斑点,尾末端通常黄色,头背有一“><”形浅黑色斑,眼后有一深色纵纹,上唇鳞带白色或浅黄色,前缘褐色,鼻孔较大。

19、东方蝰

19

   东方蝰是一种蝰科野生动物。该野生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页     下一页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人人有责,它们不属于餐桌!
  • 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 微信关注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广而告之

    广而告之


  • 毒蛇网:皖ICP备13012650号
  • 网站安全